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诗意教基_文学作品中的招教知识

2022-02-22 19:04:0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诗意教基_文学作品中的招教知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基太难了”“太繁琐了,背都背不过”,总有同学这样抱怨。其实也无可厚非,教基知识点确实杂而碎,但是教基从来都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在诗意中去学习教基知识。

(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思维的间接性。

此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讲述了词人酒醉初醒,根据“昨夜雨疏风骤”推断出了今朝“绿肥红瘦”的特征,反映出了心理学考点中的思维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李清照的推断就体现出了通过“媒介”来认识事物。

(二)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知觉错觉中的诱发运动。

此句出自南北朝萧绎的《早发龙巢诗》。诗人在行舟途中感觉自己的船舫没有向前移动,而是河畔的树迎面而来。这反映的是似动知觉中的诱发运动。诱发运动指的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我们在游览途中是否也发生过和诗人一样的感受呢?这都是由于诱发运动造成的。

(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感觉适应/情感陶冶法

此句出自《孔子家语·六本》,指的是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从这可看出周围的人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符合德育方法中的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而感觉适应指的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此句反映的正是感觉适应中的嗅觉适应现象。

(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心境

此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此诗叙述了杨贵妃与唐明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此句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要和杨贵妃作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非常痛苦,描述了一种悲伤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两个特点。“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反映了持久的心境,悲伤如影随形,没有尽头。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小伙伴们都能快乐地学习教基,在感受优美的诗句俗语的同时更好的掌握教基知识!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