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我们在考试中经常会见到学习理论这一部分出现一些理论性非常强的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的,考察此观点所归属的学习理论流派。最让我们分不清楚的就是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在考试中对于两个流派却又显得十分繁琐,因此大家在备考知识时需要将碎片知识进行整合。
二、理论内容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1.苛勒-格式塔流派
反对行为主义过分强调S—R,该学说已经提出了头脑中的思维对外部行为的影响。
认知主义在此基础上发展
2.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科结构、原理、概念”关键词
他认为需要向学生传递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类知识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自身的关于该学科的认知结构。
3.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理解概念”关键词
通过已有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理解相关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它是对学习的认知理论的一大发展。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观
(1)知识具有动态性。
(2)知识具有情境性。
(3)知识具有主观性。
2.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3.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建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会话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由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成为了学习的四大要素。建构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4.教学观(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三、联系
建构主义来源于认知主义,在观点上有相似之处。
都强调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强调先前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四、区别
1.对知识的意义
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
建构主义——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
题干中如果强调原有经验,学生主动→优先考虑建构主义
2.对知识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应用的普遍性
建构主义——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教师角度
认知主义——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
建构主义——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最后我们可以用一个小表格总结两者的区别
理论流派 | 知识观 | 学生观 | 教师观 | 共同点 |
认知主义 | 知识具有客观性 应用的普遍性 | 信息的吸收者 | 指导者、设计者 | 都强调先前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
建构主义 | 知识具有主观性、 应有的情境性 | 主动的建构者 | 帮助者、合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