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变式与正例和反例的区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变式与正例和反例的区分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许多学员也时常区分不清。这部分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需要结合例子更好的理解其概念。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变式与正例和反例进行阐述和区分。
【理论简介】
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正例给出了概念外延范围,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概括,为了便于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共同的特征、还包括了许多的无关因素,这些无关因素能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的情况,把属于这个概念本身的成员排除在外。
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反例与概念本身非常相关,只是少了一个或者几个关键特征,这就防止出现过度概括的情况,把不属于概念本身的成员包含进来。反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辨别,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反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排除概念学习中无关特征干扰。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变式指的从不用角度和方法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属性变化,突出事物本质属性的方法,它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在列举正例时,通常不仅要列举“典型例证”,还应注意列举“变式”。典型例证往往是人们熟悉的、常见的例子,因此容易辨认。如燕子、鹦鹉等都是“鸟”概念的典型例证。变式是指具备全部关键特征,但在无关特征方面有所变化的正例。如企鹅、鸵鸟以及人工饲养的鸡、鸭等,由于它们丧失了飞翔能力,因而常被认为不是鸟,但它们具备鸟类动物的全部关键特征,而不会飞翔只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它们属于鸟类动物的变式。
正例、反例和变式的作用: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的情况,而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变式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区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从而分化概念,促进概括。
【举例说明】
以金属这一概念为例,金属的本质特征为: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无关特征为:硬度高,固体。
金属的正例有:金、银、铜、铁,这四者既有其本质特征,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又有无关特征硬度高,固体。呈现给学生正例,注意不要把属于这个概念本身的成员排除在外,以免出现概括不足。
金属的反例为:晶体硅,晶体碲,虽然这二者有金属的非本质特征,硬度高,固体,且有部分本质特征:具有光泽,但它们没有金属的本质特征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举反例就避免学生出现过度概括,即把不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包括金该概念类别中。这个例子中举晶体硅,晶体碲不是金属,就是为了避免学生认为硬度高,有光泽的都是金属,排除了无关特征的干扰。
金属的变式为汞、锡:它们保留了金属的本质特征: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在非本质特征上产生了变化,它们硬度低,汞是液体,但它们也是金属。变式来帮助学习者辨明概念的无关特征,更精确地理解概念的含义,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通过变式,学习者可以看到概念应用情境的各种变化,促进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小试牛刀】
1.(18.江苏苏州)【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变式的理解。变式是指概念或规则在肯定例证的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A项正确。
B项:比较则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其异同,发现其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各个部分或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又是一个综合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概括是事物的某类共同特征在脑中的结合。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借助于词的作用,就可以形成概念;反映事物关系的、概念之间的联系称为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与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从而形成事物的概念。总结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等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8.江苏南通)【单选题】在讲“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来突出“有羽毛”这个本质特征。这是用了( )。
A.变式 B.范畴 C.命题 D.推理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变式。题干当中讲解“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一概念,其本质特征是“有羽毛”,非本质特征是“会飞”。而列举不是鸟的会飞的蝙蝠、蝴蝶,利用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而理解,符合变式的概念。变式指的是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哪些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而对一事物形成科学概念。故本题选A。
B选项,范畴是指把事物进行归类所依据的共同性质。
C选项,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D选项,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
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20.广东广州)【单选题】教师在讲解“首都”这个概念时,列举了北京、华盛顿、纽约和上海四座城市,其中北京和华盛顿属于( ),纽约和上海属于( )。
A.正例;反例 B.变式;反例 C.反例;正例 D.反例;变式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例和反例。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题干中北京、华盛顿是首都;而纽约和上海不是首都,因此前两者为正例,后两者为反例。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19.重庆万州)【单选题】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例的含义。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题干中,“麻雀”、“燕子”都具有“鸟”的本质特征,属于正例。D项正确。
A项:命题学习是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案例就是人们对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