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初中历史《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021-04-07 16:46:3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答辩问题及解析

一、请简单对“贞观之治”进行介绍。

【参考答案】

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贞观之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边疆少数民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注重节俭;他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发展科举。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加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为盛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说一说你对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认识。

【参考答案】

房、杜二人为唐太宗贞观年间名相。

房玄龄在隋末随唐军入关中,为李世民秦王府记室,常从征伐,参谋帷幄,草拟文书,助成统一。贞观年间为相二十余年,尽心奉国,选贤立政,被唐太宗视为左右手。

杜如晦也在隋末随唐兵入关中,为秦王府参军,筹谋机密,临机而断,深为时辈倾服。贞观时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当时人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号为“房谋杜断”。

三、请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对比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参考答案】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四、说一说历史教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3.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5.循序渐进的原则。

6.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简述布置作业需要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

1.趣味性:新课改所强调的课后作业不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训练式的强化记忆,而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兴趣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设计趣味型的作业。

2.多样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程度不同,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的特点。

3.多元性:要多元化的锻炼学生能力。比如合作学习以全员互动为基础,以团队状况为评价标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