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常见知识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的知识点中,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所以在备考复习中,既要大家掌握各动因理论的要点,同时又要掌握好各动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思想。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和相应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因此也称为遗传决定论。
要点:内在需要、遗传。
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思想:
(1)孟子,观点: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弗洛伊德,观点: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3)威尔逊,观点:“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霍尔,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观点:“优生学”的代表人;
(7)卢梭,观点:“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8)柏拉图认为:“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举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等。
2.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因此也称为环境决定论。
要点:外在力量、环境。
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思想:
(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2)洛克,提出:“白板说”;
(3)华生,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举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等。
3.二因素论(辐合论)
由于内发论和外铄论的片面性都比较明显,在争论中就发展出了另一种观点,这就是二因素论。它企图克服前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主张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要点: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
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思想:
(1)斯特恩,观点:“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2)吴伟士。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点: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代表人物:皮亚杰
二、牛刀小试
1.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反映了( )的观点。
A.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B.白板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答案】C。解析:“树大自然直”的意思是:树长大后自然会直,强调遗传的作用,忽略了后天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反映了内发论的观点,故本题选C。
2.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B。解析:孟子认为人本性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注重“内省”,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健康发展。这是内发论的代表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因此,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