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马路上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避免受到交警罚款惩罚,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张的道德处于( )。
A.惩罚服从趋向 B.利己主义趋向 C.自我接受趋向 D.维护权威趋向
1.【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等三水平,又分别在每个水平内划分了不同的两个阶段。
A选项,惩罚服从趋向属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B选项,利己主义趋向属于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C选项为干扰选项。
D选项,维护权威趋向属于习俗水平,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题干中的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避免受罚,符合前习俗水平中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故答案选择A
2.三年级小张认为考试失败是因为自己最近一直感冒,上课易瞌睡,这样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C.内部、稳定、不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在成败归因理论中归纳出三维度六因素,六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选项A,“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是身心状况。
选项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是工作难度。
选项C,“内部、稳定、不可控”的是能力。
选项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是运气。
题干中,小李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为了身心状况,身心状况的三个维度是内部的、不稳定且不可控的,故本题选择 A。
3.社会学习模式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模式之一,其倡导者是( )。
A.皮亚杰 B.班杜拉 C.麦克菲尔 D.科尔伯格
3.【答案】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汲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
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
4.小红喜欢一个人学习数学,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出各个元素,不太喜欢受外界的影响是( )学习者的特点。
A.场依存型 B.整体型 C.场独立型 D.系列型
4.【答案】C。解析: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学习者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出各个元素,喜欢学习无结构的材料,喜欢个人独自学习,不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于他人的评价有自己的看法,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偏爱自然学科。题干所述为场独立型学习者的特点。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学习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式的学习者,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习者,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时,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参考答案】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②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指学习者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2.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2.【参考答案】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六、论述题
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看低级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养的供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着重质量的适当分配和时间的妥善安排。
(2)个体要有一个有秩序、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满足以后产生的。因此,在物质方面,学校的设备要适合于儿童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在心理上要使学生不受情绪的干扰,竞争不过分激烈,增进多数学生的19自信心,甚至对落后的学生,也尽可能不使他们有惶恐、忧虑的情绪。因为不安全的情绪,足以使学生不仅对于学业灰心丧气,而且可能演化成为失常的危险。
(3)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爱,要创造一个良好和善的学习环境;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要让学生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接纳,得到友情、友谊,而千万不能使学生受到拒绝或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