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备考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说课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说课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课标与教材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中第一个框题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接着介绍了各个圈层的划分,包括划分界线、圈层特征等。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锻炼读图析图能力。
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及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等图表资料,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并能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认识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联系。根据对课标的解读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能区分横波与纵波;能结合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通过分析地震波与深度变化示意图,总结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提高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认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增强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具体特征。
二、学情与教法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中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到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因此本节课可以采用谈话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采用情景设置导入。介绍科幻小说《地心游记》的主要内容。提问:“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小说《地心游记》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能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划分依据
我会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上内容,思考:
(1)地球内部圈层是依据什么来划分?
(2)为什么可以通过这个物质来划分?
之后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总结:地球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来划分的。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之所以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空间结构,总体来说还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问答,增强学生独立探究的创新能力及总结知识能力。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其次,在PPT展示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让学生读图回答:(1)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深度是多少?名称是什么?(2)描述地震波变化后的状态,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结合地图思考,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补充总结:
根据地震波曲线图上的两次突然变化,在地球内部划分了两个不连续面,分别为发生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的莫霍界面,和地下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这两个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3个圈层。不连续面深度的判断标准是观察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没有发生突然地变化。
3.内部圈层特点
最后,进入到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为了让学生掌握内部各圈层特点,我会组织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各圈层的特点。以此让学生明确:
地壳:厚薄不一,大洋地壳5~10千米,大陆地壳39~41千米;固态。
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存在软流层;呈固态。
地核:内核、外核;厚度3400千米;外核厚约1600千米,液态;内核是一个温度很高、密度很大、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物质组成,我会用半熟的鸡蛋进行演示——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蛋黄为地核。
【设计意图】通过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教学,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课下收集资料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取地球内部信息?
【设计意图】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让学生在试验中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自我归纳,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布置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