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观察学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主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其中涉及到较多的人物以及对应的观点,往往是广大考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这一人物在教招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备考,除了掌握人物、实验、观点的一一对应外,重点把握观察学习理论,做题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点去作答。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吧!
一、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极端行为主义只单方面强调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忽略内部的认知和思考。所以,班杜拉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即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并根据波波玩偶实验,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72名幼儿参与实验,在实验前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每组为24人。分组后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其中一个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图片,另一个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儿童首先待在一个角落独自玩小玩具或图片。10分钟后,他们将进入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全忽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全不出现。
二、实验结果——观察学习
(一)含义
在观看了榜样行为后,班杜拉为参与实验的儿童设置了与视频中一样的情境,并观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验结果发现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一中的儿童,模仿性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二以及对照组。
所以,班杜拉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二)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这一知识点多以多选题、概念和例子反选题出现。
1.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对父母一些经常性动作的模仿。例如,幼儿看到父母随地吐痰也学会吐痰的动作。
2.抽象性观察学习——在对他人行为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规则或原理,从而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例如,儿童看了暴力电影,获得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并且在需要不能满足时做出打人的行为以解决问题。
3.创造性观察学习——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儿童的父亲孝敬长辈,母亲勤俭持家,儿童就形成了孝顺父母又勤俭持家的行为。
以上是关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
巩固提高:
【单选题】小小在秋游中和大家玩了“狼人杀”游戏,身边的同学了解规则后,这个游戏慢慢在整个班级流行起来,休息时间班级里经常响起“天黑请闭眼”的声音,根据观察学习的分类,这属于( )。
A.直接的观察学习
B.抽象性观察学习
C.间接的观察学习
D.创造性观察学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的分类。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其中,抽象性观察学习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题干中,班级中的同学从观察中学会狼人杀的游戏规则,从而学会该游戏并广泛传播,属于抽象性观察学习。B项正确。
A项,直接的观察学习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间接的观察学习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