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思维的特点

2022-08-02 17:37:3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思维的特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思维的特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进行备考,考频相对较低,主要以例子反选的形式涉及考查。在考试当中,这部分内容出题比较偏向理解,容易混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的生活中例子并对易混淆点进行辨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这一部分的考点。

一、定义

(一)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关键词】媒介、由……推出。

例1:考古学家通过化石可以再现古老的过去,复现出猿人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情景。在考古过程中,考古学家并没有直接看到猿人的形象和猿人当时的生活情景,只是通过了“化石”这个媒介来再现古老的过去。

例2:医生根据体温、血液、脉搏的变化与病人自诉等,就能诊断直接观察不到的病人内部器官的状态。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直接看到病灶,只是通过了“体温、血液、脉搏的变化与病人自诉”这些媒介来判断病人内部器官的状态。

(二)概括性

【关键词】概念、规律、由……总结。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例1:我们会统称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为果树,正是抽取出其共同本质特征——结果。

例2:通过铁能导电、铝能导电、铁能导电,我们可以概括出金属能导电。

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例1:多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例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在夏季白天的时候如果看到了红色的霞光,可能会出现刮风下雨一类的坏天气,那么大家尽量不要出门。而傍晚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霞,那么就证明第二天的天气一般不错,适合出行。)

二、明辨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是以人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为前提的。

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就是在多次感知这种气象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找出了月晕、础润与气象变化的内在联系,而对未来的气象作出的一种间接判断,而这种间接的判断正是在先前的思维的概括性的基础上而获得的。

可见人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反映事物,是因为人有概括性的知识经验,而人的知识经验越概括,就越能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

练习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直接的、概括的反映。( )

1.【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题中观点把间接替换成直接,因此说法错误。

【难度系数】★

【知识点】心理学-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思维

2.思维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答案】间接性;概括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应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应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难度系数】★

【知识点】心理学-认知过程-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