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一例百用之“抑扬顿挫”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碰到一个事例考查多个知识点,根据不同的题干描述和不同的选项设置考查的知识点不同,自然答案也不同,甚至有些内容专业学者之间就有不同的阐述。考生在学习时千万不能“一刀切”,要因“题”而异,今天就说说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相关考题。
一、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相关考题
(一)注意品质和注意的种类
1.教师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 )。
A.分散注意 B.集中注意 C.转移注意 D.分配注意
2.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3.教师讲课时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具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手势,这容易使学生产生(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感情共鸣
【答案】1.B;2.A;3.B。
(二)感知觉的规律
1.教师讲课时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 )。
A.差异律 B.组合律 C.活动律 D.效果律
2.教师讲课时的声音不仅要让所有学生听清,而且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体现出感知规律中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组合律 D.活动律
【答案】1.A;2.A。
注意:上述两道题目由于选项设置不同,答案选择也不同。但是强度律和差异律同时出现时,答案是有争议的。经过专业教材溯源,绝大多数都是在描述强度律时强调了“抑扬顿挫”。相关描述如下:①“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同时要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重点部分语调要强一些,以利于学生感知。”②“强度律表明,作为知识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抑扬顿挫,轻重有落。”
此外,有些教材也有解释为是“活动律”。相关描述为:“由于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刺激物呈现出活动,变化的状态,可以增强感知效果。在教学中注意使用活动性教具,讲课和朗读时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可以达到增强感知效果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讲课时活动的要素越多越好,活动的要素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消极作用。”
(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 )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以其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著称于世。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从情感的分类来看,这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 )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4.下列哪一项体现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其他三项是不一样?( )
A.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答案】1.B;2.B;3.B;4.A。
注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什么特点?有些题目的答案是有争议的。但是经过专业教材溯源,绝大部分的教材都是描述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特点,所以在选择题中,优先选择民主平等。
另外,经过溯源,阐述“教学相长”师生关系特点时,会在具体内容中体现该名言,相关表述如下:“此外,教学相长还表达了学生可以超越教师的含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越老师,社会才有发展和进步。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抑或者是:“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教师应该善于培养超出自己水平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社会才有发展和进步。教师要以培养高出自己水平的学生为荣,茧励学生超过自己,平时欢迎学生向自己质疑问难,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