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知识点是考试中常考的重点知识,而且这部分知识不仅需要背诵识记,也需要大家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考试中,会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的考查方式是客观题,例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遗忘曲线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遗忘?
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或会议,或者会议再认时发生错误。那遗忘的进程是怎样的呢?
二、关于遗忘的研究
1.人物:19世纪末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 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也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
2.实验方法
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进而绘制了遗忘曲线。
(1)实验材料:在进行研究前,艾宾浩斯首先发现了适合研究记忆的记忆材料,如果以散文或诗词作为记忆材料,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经验不同,会导致实验过程受到污染,而且被试容易把意义或联想与词形成联系,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他在实验中使用了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加一个元音构成,如cge,dxa或bek等。无意义音节没有任何意思,也不容易形成联想。
(2)实验方法: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采用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识记无意义音节。在记忆保持量的测量方面,艾宾浩斯采用了节省法又叫重学法。例如,他把13个无意义音节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通过不断机械重复进行记忆,直到他恰好按正确的顺序背诵所有无意义音节。过一段时间,他再重复学习刚才的无意义音节,直至完全能够背诵。通过与第一次学习的遍数进行比较,就能计算记忆的保存量。比如,第一次学习用了12遍,而过段时间第二次重学用了9遍.那么在那段时间里的保存成绩为25%。相反,那段时间的遗忘量为75%。
(3)实验结论:艾宾浩斯通过此种方法,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艾宾浩斯的实验证实了一点:学习要及时复习、勤于复习,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越慢。
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其他实验中还发现,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记忆效果更轻松、更牢固。因此,能理解的知识,就能更加牢固地记忆;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记忆效果比理解记忆效果差很多。
三、小试牛刀
1.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冯特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遗忘曲线的提出者艾宾浩斯。
2.(多选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 )。
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B.遗忘先快后慢
C.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
D.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2.【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