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音乐画面,逐步提高对器乐作品的兴趣,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对比欣赏,提高审美意识。
【知识与技能】
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并能说出主题出现的次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对器乐作品的兴趣,培养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难点】
体会作品描绘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谜语:“细细身子手里握,重重脑袋响叮当,家里变美需要它。”进行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谜底为锤子,锤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样也是铁匠们离不开的一种工具,那锤子和音乐碰撞到一起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今天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课堂,顺势揭开课题《森林中的铁匠》。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乐曲《森岭中的铁匠》,提问学生:歌曲速度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演出形式?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是速度为稍快的一首管弦乐作品。
2.复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作品描绘出森林中铁匠愉悦勤劳工作,与大森林和谐美好的画面。
(三)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乐曲前奏部分,并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内容?描绘出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作品以安静的钟声加布谷鸟清脆鸣叫开始整首乐曲,预示早晨已来临。
2.教师播放乐曲A部分,并利用多媒体呈现打铁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个部分讲了什么故事?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中以稍快的速度和跳跃的旋律,加以打击乐器配合描绘出森林中铁匠愉悦勤劳工作的画面。
3.教师范唱主题旋律,强化学生主题记忆,并展开“听一听、找一找”的游戏,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通过音乐主题四次出现,强化音乐记忆,通过较高音域的旋律表现出热闹的森林中上方欢快的感觉,其次运用波尔卡、打击乐器配合的形式体现出铁匠们工作的画面。
4.教师播放音乐尾声,提问学生尾声有何不同?突出了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最后在一段打击乐敲击后整首乐曲在欢快的旋律中结束,描绘出吸引许多森林中小动物观看一起欢快的舞蹈的画面。
5.再次播放音乐片段,提问学生为什么能体现出铁匠的勤劳工作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作品通过管弦乐队中不同打击乐器,例如定音鼓和三角铁代表铁匠打铁的声音,并一直贯穿乐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分发三角铁、双响筒等打击乐器,组织学生以同桌的方式相互配合,随着音乐,设计伴奏。学生上台展示,并组织学生互评。
教师总结:三角铁声音要洪亮,打出打铁的气势,并组织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根据谱例一起合奏。
(五)课堂小结
1.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强调管弦乐队描述出来的画面,升华情感。
2.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播放音乐尝试把作品故事介绍给父母听。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