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心累”的教师现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不同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特征有不同的看法,接下来一起来认识一下职业倦怠会出现的特征。
一、 概念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
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二、 职业倦怠的特征
(一)马勒诗的研究
马勒诗提出了职业倦怠的社会心理学观点,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维模型:
1.情绪衰竭:感到耗尽、用完,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例如:现在上班跟刚入职的时候比,授课没有激情,感觉使不上力。
2.去人格化:表现为冷酷、麻木。
例如:对待学生的提问不搭理,并且对学生的问候也是冷冰冰的,就算学生在他的课上捣乱,他都不理睬。
3.低个人成就感:即自我评价低和缺乏适应性。
例如:觉得自己做老师比不上其他行业的同学们,觉得自己能力差教不好学生。
类似于教师的自卑
(二)美国法贝的研究
职业怠倦的行为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是不同的。
1.精疲力竭型
这类教师在高压力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对工作的投入来求得心理平衡。这类教师的职业怠倦一旦出现,要想恢复就很困难,因为这些症状会得到自我强化。
例如:觉得教学工作太重,开始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工作不积极,对工作敷衍,不认真。
2.狂热型
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后屈服于精力耗竭。
例如:入职时候积极向上,真正参加工作后现实的工作内容与理想工作相差太远开始消极怠工。
3.低挑战型
对于这类教师,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因而厌倦工作。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对工作敷衍塞责,并考虑更换其他工作。
例如:认为自己的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生,只当一个小学老师是大材小用,开始敷衍工作,甚至开始考虑换一个高薪工作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类似于教师的自负心态。
上述这三种类型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时候是以混合交叉的形式存在。
三、 小试牛刀
刚入职时候的王老师满怀热情,觉得要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工作非常认真,也积极参加培训,帮助其他教师。但两年后,王老师发现工作越来越多,但是工资并没有跟工作量成正比,开始怀疑自己职业,甚至出现了消极怠工,这符合法泊的( )。
A.狂热型 B.精疲力竭型 C.低挑战型 D.低个人成就感
【答案】A。狂热型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后屈服于精力耗竭,体现出教师行为前后有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