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细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2022-05-10 15:50:4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细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个体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对于这部分内容在实际考查中要求大家一方面识记清楚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时间以及特点,同时也会较多的通过例子型的单选题来考查大家对于各个阶段不同特点的理解,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备考要求大家既要识记也要理解。

二、知识详解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1)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用这些简单的动作来适应环境和进一步探索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2)到了感知运动阶段的后期,感觉和动作才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客体永恒性:

(1)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客体永恒性:屏幕效应;隧道效应。

①屏幕效应:事物B即使被事物A挡住一部分,也知道它是存在的。

②隧道效应∶事物 B穿过事物A内部时,即使有一段时间看不到B,也知道事物B它是存在的。

(3)该阶段的孩子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是还不能运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1)起初,个体的行为更多是以尝试——错误为基础,后期则能够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伸手够玩具→利用其他物体帮忙→善于利用工具。

【例子】婴儿想获得塑料箱中的玩具→6个月时很难打开甚至打不开塑料箱,容易灰心→再大一些,建立“容器—玩具”图式,①先取掉盖子,②扳倒容器,③堵塞时,晃动箱子,④看玩具落下,取得玩具。

4.延迟模仿的产生:

(1)12-18个月的婴儿能够比较精确地进行模仿;

(2)18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了延迟模仿。

5.练习性游戏:

(1)又称“机能性游戏”、“探索性游戏”"和“感觉运动游戏”。

(2)特点:通过徒手或操作物体来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早期的信号功能: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用自己熟知的言语的或者非言语的符号来指代其所要指代的事物。

2.万物有灵论(泛灵论):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

【例子】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会疼得哭”。

3.自我中心意识(我向思维):

(1)实验实验:三山实验

(2)含义:

①世界围绕他转,认为自己是世界宇宙中心;

②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不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例子】这个时期的孩子送给别人礼物时,会送自已喜欢的东西。

(3)自我中心言语:

①重复: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或声音。

②独白:儿童对自己说话,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③集体的独白:每个孩子都在热情地说着,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

4.单向思维:

(1)认知活动: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运算。

(2)不可逆: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

【例子】

甲:小明,你有哥哥吗?

小明∶有。

甲∶那你的哥哥有兄弟姐妹吗?

小明∶没有。

(3)刻板性: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忽略其他方面。即单一维度。

【例子】将量筒 A(细长)中的水全部倒入烧杯B(矮粗)中,问前后过程中这两个容器中的水哪个更多一些?

学生甲:量筒A的水多,因为它高。

学生乙∶烧杯B的水多,因为它宽。

------只能站在高或宽一个维度。

(4)不守恒:因为思维的不可逆和刻板性导致思维的不守恒。

守恒即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5)集中化:做判断时倾向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例子】长的多,宽的多,高的多,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5.不能推断事实:是根据知觉到的表面现象作出反应,不能够推断事实。

【例子】给3岁的幼儿一辆红色的玩具小汽车,当着他的面盖上一块罩子,

小汽车看起来是黑色的,问他小汽车是什么颜色的,他会说是黑色的。

6.象征性游戏:又称“假装游戏”。儿童运用表象,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假装地”进行游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

【例子】过家家。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多项思维:

(1)形成守恒

(2)刻板性: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规则,但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2.去集中化: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3.去自我中心: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4.逻辑运算(思维):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没有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5.群集运算:(1)类群集=分类;(2)系列化群集=排序

6.规则性游戏:能够理解规则的意思,进行规则性游戏。

(四)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1.理解命题及命题之间的关系:本阶段的儿童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命题即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子】 S=πr2

2.假设性思维(假设-演绎):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实验∶钟摆实验

3.抽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4.思维具有可逆、补偿、灵活性

实验:天平实验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