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你的情绪源于认知-合理情绪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染布。晴天,老太太担心卖伞生意不好,雨天,担心无法晒布。被智者开导后雨天为大儿子开心,晴天为小儿子开心。
可见,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基于这一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来访者的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调适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去工作和生活,进而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正确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深的原因。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而发掘这些不合理信念(B)就是咨询过程中的重点。
韦斯勒等人,对多种不合理的信念加以概括和简化,总结出以下三个特征,即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一个人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要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该信念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他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
(2)过分概括化,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表现。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两方面的不合理的评价。例如一些人面对某方面失败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废物”等。
(3)糟糕至极,就是对一些挫折和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不良的情绪反应。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这些不合理信念往往还会同时出现,相互联系,当我们在咨询中发现这些不合理信念时,便可以进行驳斥(D),就像前面故事中智者对老太太的疏导一样,当不合理认知被修正,来访者将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情绪(E)。
概括起来就是:诱发事件(A)→有关的信念(B)→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当的行为(C)→与不合理信念进行对抗(D)→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效果(E)。
下面我们做道题,检测一下:
1.艾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其中B指的是( )。
A.自我调节后的行为 B.事件
C.事件造成的后果 D.个体的认知观念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情绪的ABC理论。在情绪ABC理论中,A指的是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的是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指的是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D项正确。
A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事件是ABC理论中的A,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事件造成的后果是ABC理论中的C,与题干不符,排除。
2.尽管小明同学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他对此非常懊恼,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小明的这种不合理观念是( )。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 D.强迫观念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不合理信念。其中不合理的信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其中,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表现。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两方面的不合理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如面对一次失败,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等,这种人是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情或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片面地自我否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的评价,即别人稍有过错就为他很坏,一无是处。题干中,小明的不合理信念属于过分概括化。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