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也对心智技能的形成有所研究。我国学者冯忠良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在各种考试中对加里培林和冯忠良的理论考查较多,且多以客观题出现,所以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加里培林和冯忠良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
一、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借助一个具体的事例给同学们讲解:
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如教师给学生们讲解两位数的减法运算“10-1=?”时,教师需要演示“他在做减法”以及“减法怎么做”,这一阶段学生们只是建立表象,学生们并没有心智动作。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特点:物质活动是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
主要任务:引导学生通过从事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掌握活动的真实内容。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减法“10-1=?”,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面前摆了10个苹果,拿走1个苹果,因苹果是实物,这一步骤被称为物质活动阶段,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了10个苹果,紧接着学生划掉一个苹果,画出的苹果是图片,这一步骤被称为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特点: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式来完成的。如学生练习减法运算时念念叨叨,被称为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特点:从出声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维成分。如学生为了熟练减法运算,在头脑中“独白”的运算过程,或者在心中“自言自语”的运算过程,被称为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特点: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如学生运算减法时,已经可以熟练自动化的运算,便达到了内部言语阶段。
二、冯忠良的三阶段理论为:
1.原型定向阶段。
主要任务: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的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2.原型操作。
主要任务: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在加里培林理论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原型内化。
主要任务:把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原型内化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以上,是我们今天重点分享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练习两道相关题目。
1.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加里培林 B.安德森 C.冯忠良 D.詹金斯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我国学者冯忠良在加里培林的研究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C项正确。
A项,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詹金斯是干扰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冯忠良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论。其中,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因此,题干中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是原型操作阶段。C项正确。
A项,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动作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操作定向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之一,也称操作的认知阶段,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同学!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