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那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对问题的表征。一个问题的表述方式和和个体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带有具体情节的问题比以抽象方式呈现的问题更难解决。
(二)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比如,一些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时学会了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加减,在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仍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这就体现了定势的消极影响。而当学生熟悉了某种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时,做同种类型的题目会更容易一些,这就体现了定势的积极影响。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比如,认为杯子只能用来喝水,而忽视其他用途。功能固着是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所以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三)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是指在反复探索一个问题无果时,暂时搁置问题停止探索,一段时间后再来思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新思路。比如,在考试中遇到有难度的题,可以先暂时跳过,等所有的题目几乎全部完成时再回过头思考,很可能就得到了新的解题方法。
(四)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个体对问题的相关知识经验掌握的越多越有利于问题解决,所以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比新手的效率要高很多。
(五)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比如,鲁班在割草时被锯齿状的丝茅草割伤了手,从中获得了启发,发明了锯子。这里的丝茅草就被称作原型。
(六)情绪与动机
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比如适当的兴奋。而郁郁寡欢时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动机水平也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认知风格都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练习题
【单选题】人们通过观察海底生物章鱼的特性,发现了它的爪子具有极高吸附力,从而发明了吸盘。这其中促进发明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
A.定势 B.迁移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题目当中通过观察章鱼而得到启发,发明了吸盘,这属于原型启发。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