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学习分类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之一,也是事业单位教师岗常考知识点之一,其中,认知流派代表人物奥苏贝尔独树一帜,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分类学说。所以通过本文,老师将带着各位同学们详细学习奥苏贝尔的知识点。
一、奥苏伯尔学习分类背景介绍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后来他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中进一步系统阐述了这一学习分类。
二、奥苏贝尔学习分类学说——有意义接受
奥苏贝尔学习分类是针对认知领域的:
(一)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被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如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学习,是机械学习,因为这里的学习材料本身没有意义。而有意义材料如唐诗,让两岁幼儿背诵,但无法理解,这是有意义材料的机械学习。
(二)根据学习材料的意义是由学习者发现的还是他人告知的(即学习方式的不同),学习可以被划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例如,二岁半到三岁的幼儿可以掌握“你、我、他”这三个人称代词的含义。这三个词的含义不能通过告诉的形式习得。如告诉幼儿“‘我’表示你自己,‘你’表示谈话的对方,‘他’表示第三方”,幼儿是不能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的。但在与成人交往中,幼儿逐步能正确运用“你、我、他”这三个代词,表明他在言语实践中发现了这三个代词的含义。
接受学习可以通过告知的方式进行。例如,妈妈手上拿一个苹果,对幼儿说:“苹果又叫apple。”重复若干次以后,问幼儿:“苹果又叫什么?”幼儿说:“apple。”这表明幼儿习得了苹果的英文名称。当然,这是简单的接受学习。
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这是言语信息中的符号记忆。有些概念和规则也可以通过告知的方式学习。例如,当儿童已掌握比率和圆概念,知道什么是圆周长和直径之后,告诉他“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之比是固定不变的,约为3.1416……这个比值被称为圆周率”这一命题表述了圆周率的定义。如果再通过举例说明这一命题,儿童能理解这一定义,儿童就习得了圆周率概念。这样的学习也是接受学习,但必须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才可进行。
(三)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由简到繁分为如下五类:
(1)符号表征学习。
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如“上海”表示一个城市,“车祸”表示一类事件,“小白兔”表示一类动物。符号表征学习包括学习符号和符号所指称的人、事物或性质。符号起初表示个别事物,如“狗”只表示儿童起初所见到的某条狗。当符号如“狗”表示一类事物如犬类,而不论其大小、毛色、习性时,“狗”这个符号所表示的是狗的概念。
(2)概念学习。
概念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如“三角形”这个概念是所有三角形(不论大小、形状)的本质特征:在同一平面上,有三条边且两两相连接。概念学习意味着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例如,掌握三角形这个概念,就意味着能理解三角形是“平面上由三条边两两相连构成的封闭图形”,也意味着学习者能从大量图形(包括三角形和非三角形)中识别三角形。
(3)命题学习。
命题这个术语来自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句子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逻辑学中就是一个命题。在心理学中,命题是语词组合表示的很小意义单位,由两个成分构成:一个成分是两个以上的论题,第二个成分是它们的关系。如“我爱冬天的梅花”这个句子包括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我爱梅花”,第二个命题是“梅花是冬天的”。“我”和“梅花”是论题,“爱”和“是”是关系。
命题有两类:一类是概括性命题,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指一切圆的所有直径都是它的半径的两倍;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如“月亮绕地球转”。前一类命题往往是揭示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某种规律、定理、规划或原理等;后一类命题表示一个事实。所以命题学习包括事实学习和规律、定理或原理学习。后者是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学习的核心成分。
知识点复习到这里,接下来用几道题来巩固一下。
【单项选择题】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同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是遗忘( )。
A.消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提取失败
【答案】B。解析: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遗忘是学习到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概念与规律可代替低级的概念与规律,使低级的概念与规律被遗忘,从而简化知识,减轻记忆量,是积极的遗忘。相反,若巩固原有知识导致新旧知识混淆,记忆错误,则是消极的遗忘。题干中的观点属于遗忘的同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