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傻傻分不清?

2022-03-25 23:35:1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傻傻分不清?”,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思维的两个特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频较高,常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在备考过程张需要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理解每一个特点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例子型单选题备考;二是识记思维的特点,以多选题备考。

一、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进行反映。因此,思维的间接性存在的前提是这个事物不能被我们直接感知,并且我们还需要借助自己的经验来解决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并不会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而是从中提取出部分事物,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

第一,思维的间接性是我们通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它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联系,由表面现象“推断”出内在实质。比如,扁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推测、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医生能够根据病人的一些化验报告、血压和体温来推断病人的病情。

第二,思维的间接性是通过某一事物认识其他事物。比如,考古学家在某个地区发现了许多海洋生物的化石,由此他们就可以“推断”这个地区在远古时期是汪洋一片。

因此,我们在做题时,关键在于把握住两个字——“推断”。题干的描述一定是在强调通过推断去认识到某个事物或者是某个现在,这才体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二、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因此,思维的间接性产生的前提是我们要把一些共同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它的规律。

第一,思维的概括性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比如,带鱼、金鱼、黄花鱼、鲤鱼、鲫鱼等,我们可以把这些鱼概括为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第二,思维的概括性是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比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其意思是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每次看到石块儿上“潮湿”了就要“下雨”了。这些都是经过概括得出的。

因此,我们在做题时,可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读是否存在事物的共同特征,或者是否存在事物多次出现后概括提取出的结论。其关键点在于“总结”,如果强调的是总结出了什么规律、结论,那么体现的就应该是概括性。

其实,思维的这两大特点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思维的间接性的体现是以概括性为前提。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概括化,那么就更利于个体间接地去认识事物。就好比医生之所以能够通过病人的一些化验报告、血压去诊断病人的病情,就是因为医生已经有了相关病情的一些具体表现的知识经验并加以概括,从而把握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通过这些间接手段去了解病情。

【一目了然】

  概念 关键词 例子 联系
间接性 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 推断 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③ 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是以人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为前提的。
概括性 多次经历某些事物之后,把它们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总结 ①我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 ② 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