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之思想知多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地位
1.儒家学派创始人;
2.被后代尊称为“万世师表”;
3.世界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二、主要贡献
孔子的主要贡献包括创办私学以及编订《六经》。
三、言论记载
《论语》——四书之一。
四、孔子教育思想
1.人性论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习得才出现差别,即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从这一点而言,孔子看到了环境在人发展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孔子也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从这个角度而言,孔子又强调了遗传在人发展中的影响。
2.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功能
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庶富教”思想。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加强教育,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这也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孔子承认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3.教育目的
孔子办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从政人才。《论语·子张》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4.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并且以前者为重心。《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不同条目对道德修养的作用不同。其中“仁”是核心,“礼”是标准,“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实施“仁”的原则。而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而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
5.教育方针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并积极付诸实践。有教无类指的是不分贵贱,不分阶级出身,全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想打破了以往的等级教育观念,树立了全民教育的方针,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和开放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