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点—教育的功能

2022-09-14 17:52:2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点—教育的功能”,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的功能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常考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我们在备考时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并能准确够区分每一个功能。这部分知识的出题角度有两类:第一种,定义与每个功能的名称进行匹配;第二种,通过例子的形式考察对每个功能的理解,在例子型单选题中也可能从多个维度进行,比如把正向功能、负向功能与显性功能、隐性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最首要的功能。此功能是教育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例如:小明通过教育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个体发展功能是教育者直接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是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因此又被成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基本功能和直接功能。

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两方面,即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此功能是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口诀:文科生正经人)。例如: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先通过作用于个人从而影响社会,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因此,又被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工具功能和间接功能。

两者的关系: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先作用于人再作用于社会的。

在做题时准理解题干表述的意思是即教育作用于谁,对谁起作用,对个人起作用就是个体发展功能,对社会起作用就是社会发展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教育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此功能是有利于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因此又被称为积极功能、贡献性功能。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又被称为消极功能、损害性功能。例如:标准化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僵化的教育制度,使社会拒绝接受当代大学生;教育使很多学生成为了书呆子。虽然此功能是不利于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但是负向功能是可以被克服的。

我们在做题时,要准确理解题干表述的意思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例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因此,在做题时紧紧抓住计划内的、预期的结果,比如,老师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等等相关表达,就可以选择显性功能。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中表达的是计划外、非预期的、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就可以选择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如果不注重的显性功能的作用,就转变成隐性功能。

【强化练习】

1.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教育复制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本来”、“实际”,是非预期的特点。

2.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解析: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正向显性功能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负向隐性功能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