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022-05-19 17:50:3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介绍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综合知识中考频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尤其是单选题的例子反选。因此在这一块知识点的备考中,考生应该着重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含义及其教育启示,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一些易混淆的规律做出区分。

二、知识详解

1.顺序性

表现为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强调人身心发展的方向,并且这种方向是不可逆的。比如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

例子:遵循顺序性的例子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盈科而后进等;违背顺序性的例子如陵节而施、拔苗助长等。

2.阶段性

表现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强调人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比如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主要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儿童早期主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感。

教育启示:不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比如人的身高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速度不一样(2)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不同的。比如人的淋巴系统成熟在前,生殖系统成熟在后。两者均强调发展速度。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4.互补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1)身身互补。如盲人耳聪。(2)身心互补。如身残志坚。两者均强调发展的缺陷和优势。

教育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1)群体间的差异。如男生和女生所擅长的思维类型不一样;(2)个体间的差异。如小明比小李更擅长运动。两者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三、易混点区分

1.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发展方向动态

阶段性强调发展特征静态

例题:

教育要求我们要把儿童当做儿童,不能当做小大人,这说明教育要遵循(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提到不能把儿童当做小大人,因为儿童和大人的身心特征不一样,强调的是发展特征,因此选A。

2.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强调发展速度不一样个体内部对比(自己的A和B方面对比)

个别差异性强调差异个体外部对比(人与人之间对比)

例题:

方仲永和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群体间的差异;(2)个体间的差异。但不管是群体间的差异还是个体间的差异均是强调个体外部的对比。题干中“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强调的是个体外部的差异对比,因此选择个别差异性,而不平衡性强调的个体内部的对比。因此选择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