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是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重在考察各阶段的特征对应,考察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学习时做好理解和区分至关重要。
二、发展阶段
由于教育制度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三、知识详述
1.第一阶段:前制度化教育
◆总体特征: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详细分析:顾名思义,前制度化教育时期并没有完善的教育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教育实体(学校是其重要标志)。一般认为奴隶社会早期出现了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识记秘诀:有学校,无完善制度
2.第二阶段:制度化教育
◆总体特征: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详细分析:经过前制度化阶段的发展和积淀,教育实体逐渐由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这也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也就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就是正规教育。有几点需要注意:
(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特征。
(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识记秘诀:有学校,有制度
3.第三阶段:非制度化教育
◆总体特征: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提出的,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学习、选择他的道路。
◆详细分析:制度化教育在教育史上曾经是突破性的发展,教育逐渐正规化和标准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化教育的扩张,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因为其统一性和封闭性,越发显得死板、狭隘。随后便出现了非制度化教育的思潮,但非制度化教育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它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如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识记秘诀:超越现有制度,构建学习型社会
四、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选项B正确。
ACD三个选项属于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故本题选B。
2.【多项选择题】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有( )。
A.教育主体确定 B.教育对象稳定
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D.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E.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故ABCDE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