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一朝春秋之孔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好古民学、多学而识;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其思想也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以其思想主张、言论为主,客观题考查居多。
真孔子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真孔子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真正的教育家,是教书匠的祖师爷,是万世师表。其德育思想更是立身之本,是立信之源。具体如下:
1.德育至上论:文、行、忠、信
2.德育过程:知、情、意、行
3.道德教育内容:“仁”和“礼”
“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仁”是道德的内在情感准则,“礼”是道德的外在准则。
“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所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
从“仁”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主要是由推己及人的逻辑路线,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
从“礼”出发,强调人必须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社会行为规范即是“礼”,必须接受礼的约束,这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
4.道德修养的方法
(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认为,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为了实现志向,不能过多地计较物质生活。
(2)自生自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是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
(3)克己力行:“力行近乎仁”
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提倡“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4)勇于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人非圣人,即使是君子,要一贯正确也是不可能的。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
【战场点兵】
1.【多选题】孔子教师德育思想有哪些( )。
A.仁者,爱人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D.有教无类
1.【答案】AB。解析: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及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孔子认为“仁”即“爱人”,故“仁者,爱人”;而且只要人人都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社会就会稳定。
2.【单选题】“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下列关于“仁”和“礼”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
②“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③“仁”是道德的内在情感准则
④“礼”是道德的外在准则
⑤从“礼”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
⑥从“仁”出发,强调人必须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其中,“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仁”是道德的内在情感准则,“礼”是道德的外在准则。“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所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从“仁”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主要是由推己及人的逻辑路线,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从“礼”出发,强调人必须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社会行为规范即是“礼”,必须接受礼的约束,这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