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扒一扒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到底是什么?”,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资格、教师招聘的考试过程当中,我们所提到的统觉主要指的是赫尔巴特的统觉,但其实除了赫尔巴特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学者也对“统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偶有对统觉含义的考查,那统觉究竟是何意思呢?今天就跟着小编通过不同的统觉说一起来瞅一瞅,看一看!
一、不同学者关于统觉的不同阐述
最早提出统觉概念的是莱布尼兹。莱布尼兹认为,人的心理即为实体,实体是存在的,是能活动的。实体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混合的。简单的实体是“单子";混合的实体是简单实体或单子的集合。单子不生不灭,但可依其固有的法则而发展。单子的小觉是无意识的。例如,一滴水的声音,可视为一种无意识的知觉。小觉的意识实现就是统觉。小觉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历程,表现出意识的等差。简而言之,莱布尼兹认为统觉就是无意识到有意识,当你无意识的感知进入到你的意识层面,就形成了统觉。
康德认为,统觉是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要靠统觉的综合统一来实现。在这里,统觉不再强调静态的认识,更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统一的能力。
赫尔巴特的统觉说则认为,统觉过程是把分散的感觉刺激纳入意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统觉团”。意识國下的观念,只有那些与意识的统一相调和的观念才可以不遇阻力地升入阈限之上。进人意识的任何观念,便可引起统觉。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是“统觉团”。从该论述来看,赫尔巴特的学说更像是整合了莱布尼兹和康德的观点,既强调统觉的统一整合能力,也强调统觉产生于意识之上。不同之处则在于,赫尔巴特认为观念必须先在意识的观念的统一的整体之内得到位置,才可升入意识。综上,我们可以认为,统觉是以观念为中心的学习。当一个观念在意识中出现,并被同化于其他有意识的观念的时候,它就被統觉了。因此,统觉就是新观念同旧观念联合的过程,这便是观念学习的过程。
冯特和上述学者的观念皆不同,冯特把统觉看成是主观自生的内部创造力,是把印象提高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各种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组成新的心理复合体。人的理性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统觉来实现的。
二、简而言之
莱布尼兹 | 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则产生统觉 |
康德 | 强调统觉是一种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 |
赫尔巴特 | 统觉是新观念同旧观念联合的过程 |
冯特 | 统觉是主观自生的内部创造力 |
三、总而言之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统觉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但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统觉的过程不同,而统觉的结果实质上则是差不多的,都强调人对某一事物整体而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