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持浩然之气做“大丈夫”

2022-04-07 18:45: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持浩然之气做“大丈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气”是孟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气”首先是“身气”,是人之身形的基本要素,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基础。当孟子将其“气”的观念与“心”“志”相关联时,自然意义上的“身气”逐渐走向了“浩然之气”与“夜气”。孟子哲学以此“气”来突破人的身形局限,统一人的身心,最终以工夫论的方式,导向对道的追求与信仰,使德性生命具有了真实的意义与体证。孟子气论中所表达出的身体哲学意蕴,既关注了作为个体之基础的身形要素,同时又突破了人身的局限性,使儒家的心性工夫,落实在向外的实践层面上。对于孟子气论身体哲学意蕴的挖掘,也是为了说明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气”,通过新的诠释途径,在当代汉语哲学构建身体哲学观念时,具有普遍性意义。

一、孟子气论的普遍性意义

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在经历了“合法性”问题的集中大讨论后,正逐步走向“后合法性危机”的时代。虽然中国哲学的研究仍在“如何处理中国和西方两个思想传统”的问题之上,但是用“中国话”讲中国哲学,“运用汉语及汉语所承载的思想背景来思考和写作哲学,亦即汉语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立足于汉语哲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放弃了中西哲学比较的维度。相反,这反映出中国哲学的研究者对于西方哲学思想更为审慎的态度。破除西方哲学的理论霸权与偶像光环。

二、超越身形的“浩然之气”

在中国哲学中,“心”的出场意味着中国哲学中对于理性精神的自觉,也意味着对具体身形器官的一种哲理化诠释。“心”在《孟子》中最重要的表达是“本心”“四心”与“良心”。简单地说,“心”是精神、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兼具自然的属性与伦理的属性。因此,在讨论“不动心”的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白“心”乃主客体相接的媒介,无论是人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做出的被动承担,如北宫黝的“养勇”;还是人在面对环境时所做出的主动选择,如孟施舍的养勇。“心”在这一过程中,都在发生作用,都有“动心”的过程。但是,孟子要回答的却是“不动心”。如何不动心,孟子的回答是“知言,善养浩然之气”。“知言”,即知晓语言,语言无须知晓,是一种习惯性的习得行为。

这是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孟子的相关知识,现在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

三、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下列出自《孟子》的是(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

A选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出自《孟子》。符合题干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孟子的教育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B.重视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

C.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认为深造自得必须注意由博返约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教育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是儒家孔子的人性论。C选项为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属于孟子的教育思想,与题干相符,当选。

A选项、B选项、D选项,均为孟子的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