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学中对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部分经常以客观题的考查居多,涉及一些作用意义的考查、古语俗语的反选等,学员容易混淆,因此针对这个部分作出详细介绍。
一、遗传
(一)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
(二)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和过程受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教育和学习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人的一些活动能力,是随着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而表现出来的,人的某些方面的发展,有的就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如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实验(直立行走)。
【锦上添花——古语俗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虎父无犬子。
二、环境
(一)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与动物共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是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构成。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锦上添花——古语俗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孟母三迁;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三、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教师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恰当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因素,汲取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下。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和时间的集中性,保证了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广泛性,使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加全面和持久;学校教育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活动、训练、练习等方式使人在知识、思想、道德、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得到及时强化,进而使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对人的影响是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二)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承认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教育发挥主导与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作用。
【锦上添花——古语俗语】
生而同声,长而易俗,教使之然也。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概念
主观能动性是指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态度,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思想,主动、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认识和实践的特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
(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程序性。
(三)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是人的发展的内因。
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实践活动对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活动内容和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锦上添花——古语俗语】
出淤泥而不染;
人定胜天;
逆境成材。
【例题再现】
1.【2018年贵州贵阳白云区·单选】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
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2.【2015年贵州黔东南州·多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3.【2018年贵州贵阳市·判断】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
4.【2018年贵州黔西南州·简述】简述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三个层面分别为:自觉性又称主动性;独立性又称自主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最高表现。因此,D选项正确。
ABC选项,均不属于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为干扰选项。
综上分析,排除ABC选项。故本题选择D选项。
2.【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选项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选项B,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选项C,个人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选项D,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本题选择ABCD。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指将丝放入青色的染料中,它就会变成青色;将丝放入黄色的染料中,它就会变成黄色,这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题干说法正确。
4.【参考答案】
(1)遗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2)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4)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