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2022-03-27 22:59:4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德育过程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单选、填空)和主观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进行备考,一般四大规律的概念、例子及运用。由于考查得较为细致和灵活,因此需要考生深入剖析这部分的考点。

二、知识点剖析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1)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例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社会公德,让学生明白要尊老爱幼。

(2)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例子:学生谩骂他人,老师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被别人骂的感受,从而提高情感。

(3)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例子:对于遇到难题就直接放弃的学生,老师在平时值日和学习中训练其意志。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是道德的最终表现,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

(2)要注意多端性

例子:老师兼顾知情意行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品德,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性培养某一方面。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例子:组织学生开展捡垃圾的社会实践,并开展班会让学生分享感受,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例子:学生不想给低年级学生让座时,老师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其发生改变。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例子:学生做作业不认真,且屡教不改。老师依然耐心教导,同时教其方法提高效率。

【技巧提炼】

客观题常从例子入手进行考查,要求能熟知典型事例,并能举一反三。

主观题常要求考生辨析相近的例子,并解释概念。

【小试牛刀】

1.【单选题】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将孟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到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求教师要格外重视( )的重要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属于道德意志培养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小亮经常逃课,老师在了解情况后对他进行悉心教育,一开始他有所改变,但不久后又恢复原样;老师又多次跟他谈心、交流想法。久而久之,小亮就不再逃课了。这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是( )。

A.对学生知、情、意、行进行培养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D.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2.【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到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导,久而久之,学生就再也不逃课了,体现了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