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2-03-16 17:03: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丘,字仲尼。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作为至圣先师,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国家要繁荣昌盛,需要三个条件,即:庶、富、教;首先是“庶”,人口要富足,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有教养,知道如何安分守己。此观点反映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所以,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此外,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拜师的礼仪,只要经过了拜师的礼仪,不管什么人我都会教育;所以在孔子看来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因此,“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比西方古希腊时期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想知道而不知道这种程度不要去开导,不到想说说不出来的程度不要启发。朱喜在《论语集注》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孔子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因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的地位。“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约束自己,恢复礼制的要求。当然,仁还有一个比较常见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的德育方法;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仁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

小试牛刀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该观点对应的教育方法是( )。

A.启发式 B. 讨论式 C.注入式 D.讲解式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故A选项正确。

2.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提倡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这位教育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