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过程的规律

2022-03-09 17:34:1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过程的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教招教育学部分的常考点,从历年教师招聘考情来看,以客观题为主,论述和案例分析偶尔也会涉及,现在,我们具体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二、知识解析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1)间接经验指的是历史进程中人类积累的一切经验,文化成果。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例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就体现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2)直接经验指的是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出来的知识。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例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就强调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3)两者关系:缺一不可,互相促进。判断题若只强调一方,忽略另一方,则错误。案例中常见的表现是老师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注重与生活相关的直接经验的积累。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因此,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判断或判断说理题易对两者关系进行混淆,误认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成正比或成反比;知识越多,能力越强;无知便是无能;只要知识高,能力自然强。若出现类似说法,需进行准确判断。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知识高,有利于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例如:懂法才能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思想品德高,有积极性,能促进知识的学习;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就体现了这一规律。考试中常见的案例为某老师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就违背了这一点。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考试中若一味强调教师的作用,如:老师是舵手,掌握前行的方向,教学与学生没什么关系。就是错误说法。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考试中若一味强调学生的作用,如:“学生像太阳,老师像行星,围着学生转。”也是错误说法。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需注意的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观和杜威的学生中心观都是片面的说法,重视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

5.口诀

舰(间)长(掌)传教。

三、题目练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规律。C选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题干中的俗语意思是师傅指导你修行的方法,而用功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