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那些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疫情期间为保证各学段学生的正常教学工作,全国大力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组织形式成为今年各大教师招聘考试的热点话题,在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客观题的题型——单选题和多选题进行备考。主要考查学生对新兴教学组织形式的了解与掌握,因此需要学生多多了解,灵活运用。
二、知识详解
1.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其实,翻转课堂,从字面意思理解,只是将课堂翻转。“把原来在课堂完成的知识传递过程改为在课前完成,把原来在课后完成的知识内化过程改为在课堂上完成”,即课外自学,课内消化,是翻转课堂的最基本的定义了。
于教师而言,翻转课堂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能帮助教师自身改进成长;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同时帮助繁忙的学生协调兼顾竞赛等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学生有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也增加了与老师个性化的接触时间;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时间被重新分配,得到高效和创造性的利用,让课堂动手操作活动更深入;与家长而言,为家长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窗口。
2.微课(Microlecture)
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微课程质量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前面我们讲过,翻转课堂主要分为课外、课内两大学习环节――课外自学、课内消化,微课程正是课外自学的核心,通过微课程将课堂知识点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定步调展开自学,只有在有效完成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才能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翻转课堂成为微课程发展的胚胎,是微课程的发展实体。
3.走班制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内部分学校开展以“走班制”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次教学实验,对传统班级授课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一种情况是,在差异较大的学科实行“走班制”,学校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按层次授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选择某一层次班学习;另一种情况是,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和模块,学生可以跨班级甚至跨年级选修同一模块的课程,教室也不固定,学生到教学班“走班”上选修课,其余时间在行政班学习。
4.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就是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教师在一个较小的班级里进行班级授课,学生在一个班额较小的班级里学习,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技能、培养个性为目标的师生共同的交往活动。
小班化教学的改造直接源自于对大班教学弊端的纠正。小班化教学有如下优点:首先,小班减小了教师在授课时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避免那些本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逃离老师的视线,成为“边缘人”。其次,摆脱了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充分,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与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引人注意的需要”得到满足,避免他们以各种异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怪叫、做鬼脸、故意与教师唱反调等。再次,小班更能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第四,减少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的干扰。
5.慕课(MOOC)
它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的最大革新”。
6.小队教学
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
小队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组可以分为大组和小组两种,大教学组由5-6名教师组成,小教学组由3名教师组成。(2)“小组组长”和“高级教师”主持教学组的工作并负责上大课,其他教师则负责小班或小组教学、讨论及个别辅导等。(3)在教学组中,教师按课业需要和个人专长轮流进行教学。
小队教学是一种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师的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可以使每个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得到有效的发挥,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提高。
三、题目测验
1.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被称为( )
A.微课 B.创课 C.网课 D.慕课
1.【答案】D。解析:“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故本题选择D。
2.“直觉的”思维特征是( )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单向性、不可逆性及静止性等特征。前运算阶段即不能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即直觉的思维。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