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2022-03-08 18:06:5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发现,启发性原则会以判断、例子反选、俗语多选以及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明确其含义关键词、基本要求、实例、该原则所体现的规律、常见体现该原则的俗语等。因此,本文针对启发性教学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含义及基本要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发扬教学民主。

正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老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反例:教师生怕学生出错而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忽视学生主动性或当学生有疑问,在思考时,教师只是否定而不注重引导以及教师的一言堂等。

2.所反映的规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俗语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一石激起千层浪。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

其他俗语:

教之而不受,则虽强告之而无益。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我们能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按头喝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综上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常以含义判断、俗语及例子反选、多选以及案例分析的题型在考试中出现,只有正确掌握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在做题时比较准确地去判断。最后为各位考生提供相应的练习题目帮助各位深入理解巩固这一知识点。

【练一练】

【多选题】以下体现启发性原则的是( )。

A.问则疑,疑则思 B.教之而不受,则虽强告之而无益

C.一石激起千层浪 D.产婆术

E.盈科而后进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她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选项A,问则疑,疑则思。强调通过提问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可选;

选项B,教之而不受,则虽强告之而无益。强调不能强行灌输,要让学生思考,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可选;

选项C,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喻一个问题可以引发许多的思考,体现启发性原则,可选;

选项D,产婆术强调启发,可选;

选项E,盈科而后进体现的时循序渐进的原则,而非启发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CD。

以上便是关于教师招聘考试中启发性原则的总结,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