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历史上关于教学阶段的理论

2022-03-04 23:56:2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历史上关于教学阶段的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教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必考的部分,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教学阶段这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以客观题单选和判断的考察为主。教学这一现象自古就有之,每个教育家都有自己主张的教学阶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梳理一下历史上中外一些教育家关于教学阶段的主张。

二、中国的教学阶段

1.孔子:学-思-行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而近乎仁。”

含义: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2.《礼记·中庸》:学-问-思-辨-行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含义: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来源:儒家后期根据孔子的思想主张演变来的。

3.荀子:闻-见-知-行

原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含义: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来源:中国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教学过程或学习过程的几个环节。荀子认为,学习当启始于“闻”,完成于“行”。

三、外国的教学阶段

1.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

来源于昆体良培养辩论家的过程。

2.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明了是了解新出现的个別事物,它相当于出现某种新“问”。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由教师传授新教材。

联想是将新出现的个别事物与经验观念中的原有事物联系起来考虑,初步形成新日事物之间的某种暂时的“关系”,它相当于针对新问而初步提出某种“假设”。

系统是针对初步形成的新旧事物联系(假设)进一步检查,使新旧事物处于恰当的位置。

方法是通过重复推广应用,进一步验证原来假想的关系。

3.齐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勒在赫尔巴特四阶段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学五阶段。

4.杜威:困难-问题-假设-经验-结论

困难: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课题,情境必须与实际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产生要了解它的兴趣。

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料,使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研究该课题的性质和问题所在。

假设:学生自己提出解決问题的设想,或提出一些试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

经验:学生自己根据设想,进行推理,以求得解决题的方案。

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学生要根据明确的假设方亲自动手去做,以检查全过程所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明的目的。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些设想、假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题目练习

1.【判断题】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阶段理论:“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赫尔巴特指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一个井然有序的,都经历四个阶段:(1)明了:兴趣对直观事物产生注意,教师进行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2)联合:新旧知识发生结合,但是混乱;(3)系统:使联合有序起来,获得新概念;(4)方法:以作业为主,使知识巩固、强化。后经过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因此,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阶段理论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而非“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此观点为错误观点。

2.【判断题】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主张的教育专著是《大学》。(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专著及其思想的识记情况。题干中的引用来自《中庸》,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中庸》出自《礼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即此观点为错误观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