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概念: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顺序性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质变到量变的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
特点:不可逆、不可跨越;强调方向性
教学启示:
教师应该按照个体发展的顺序进行是教,做到循序渐进。
关键词:由……到……;从……到……
例子:1.盈科而后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
3.不可拔苗助长,不可陵节而施;
4.学不躐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概念:人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要矛盾。
心理学家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其中,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疾风骤雨)”。
特点:每一阶段特征不同。
教学启示:
由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体现出阶段与阶段的不同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学的要求及内容方法等方面,不能够搞“一刀切”,还要注意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关键词:……的特征。
例子:1.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2.小学教育成人化;
3.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概念:一方面,人的内部统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人的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这需要到比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教学启示:
由于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适时而教,要把握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进行及时的教育。关键期是由奥利地生态学家劳仑兹最早提出的,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核心词: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例子: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当其可谓之时;
3.狼孩;
【常见的关键期】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3~6岁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中年级左右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期。
7-9个月的宝宝有初步的模仿能力,开始用身体语言交往
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概念:互补性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门的相互关系。以方便是指人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或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比如,身体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往前的意志和战胜残缺的信心,身心依旧可以得到发展。
教学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强调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的司机,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自身的优势,克服缺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核心词:身心互补;身身互补。
例子:1.盲人耳聪;
2.身残志坚;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新
概念:个体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层次上。从群体看,表现为男女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启示:
差异性强调,教育应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毒方式进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核心词:人与人不同;不同人不同特点。
例子:1.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2.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火眼金睛:
1.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方向性,强调整体的发展;阶段性强调某一个阶段的特点,强调部分。
2.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新
不平衡性强调速度,指同一个人;个别差异性强调差异,不同个体之间。
【习题】
1.陶行知有一句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给我们的启示是(个别差异性)。
2.用非智力因素补偿智力因素、勤能补拙(互补性)。
3.与小学阶段的直观教学相比,中学阶段更加强调抽象讲解,这体现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高一四班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从不搞一刀切,因为深刻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努力和自信的品质,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6.有人大器晚成,有人聪明早慧,有人侧重理科,有人偏爱文学。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小试牛刀: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启示。A项循序渐进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学的启示。B项因材施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学的启示。C项教学相长属于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D项防微杜渐指的是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故此题选B。
2.(单选)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答案】B。解析:不平衡性强调:一方面,人的内部统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人的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这需要到比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因此要抓关键期。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