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备考指导】
学生观:两独(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一发(发展的人)
二、教师观
所谓“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它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备考指导】
教师观角色转变:见(建设者)盐(研究者)放(开放的教师)醋(促进者)
三、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让学生经历过程。(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备考指导】
教学观:学(学习者为中心)习(教会学生学习)过(重结论更重过程)人(关注人)
【模拟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改后,教师开始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而是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说明,教师扮演着( )角色。
A.知识创造者 B.榜样示范者 C.学生学习促进者 D.教学活动设计者
2.只有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去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下列学生观最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的是( )。
A.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弟
B.把学生看作塑造对象
C.把学生看作自己事业的寄托
D.把学生看作可以发展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主体
3.现代教育思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以下阐述错误的是( )。
A.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D.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
4.学生发生迟到现象,教师要做的工作是( )。
A.罚站反思 B.写检讨 C.把家长请到学校 D.了解、宽容、做好引导
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6.下列哪项不属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基本内涵?( )
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B.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C.学生是权责主体
D.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指导者
C.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D.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有哪些?( )
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B.由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C.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D.由教学个性化向教学模式化转变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述时多提问,学生积极的举手回答,调动课堂氛围。( )
2.教师教学角色的核心特点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和吸收者,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我国新课改提出了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课程创造开发的过程。(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A选项,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面对“互动生成”的课程文化和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和重构。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而且是与专家、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创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与学生合作共同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题干并没有强调教师的创造性,反而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B选项,教师榜样示范者的角色是指教师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带动学生学习。题干没有描述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
C选项,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D选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方式、评价。
综上所述,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表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综上所述,把学生看作可以发展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主体最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D。解析: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D项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故本题选D。
4.【答案】D。解析: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结合题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老师能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耐心地了解错误背后的原因,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之加以改正,同时不得以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
5.【答案】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6.【答案】D。解析:新型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师职业角色,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答案】AC。解析: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角色: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故本题选AC。
3.【答案】ABCD。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是权利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因此本题选ABC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之中的师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或“手段-目的”的关系,即不仅是需要老师多提问,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即教师的教学角色:由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和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因此上述表述正确。
3.【答案】×。解析:(1)新课改中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来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从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考试,教师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长此以往,教学与课程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开发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2)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不是简单的课程传递者,学生也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故题干说法错误。
4.【答案】√。解析: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