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心理的重要习题

2022-10-27 18:06:0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心理的重要习题”,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1.【单选题】某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精神欠佳,注意力难以集中,喜欢做小动作,也不愿与老师过多的交流。该班的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型 B.消极型 C.对抗型 D.放任型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的类型有积极型、消极型、对抗型。

选项A,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选项B,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害怕上课或提心吊胆地上课。

选项C,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而维持秩序。

选项D,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题干中,学生“精神欠佳、难以集中、小动作、不愿与教师交流”等词都符合消极型课堂气氛的描述。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2.【单选题】某班级学生为了获得流动红旗,便在早读课上认真读书,不离开座位嬉笑打闹。这种纪律属于(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课堂纪律主要有四种: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A选项,教师促成的纪律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

B选项,集体促成的纪律是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C选项,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

D选项,自我促成的纪律是指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

题干中描述学生上课认真,不嬉戏打闹,主要是为了获得流动红旗,即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3.【单选题】按ABCD表述模式编制教学目标,“请你根据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变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其中,“至少举出五个特征”是( )。

A.教学目标 B.行为 C.行为条件 D.行为程度或标准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一个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为。第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表述条件。第三是标准表述,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要求,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评的特点。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等问题有关。

题干中“根据阅读材料”是行为条件,“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变化”是行为,“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是行为的程度或标准。由此可知,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应选D。

4.【单选题】萌萌在吃饭的时候总是爱讲话,只有刘老师站在后面督促她,她才专心吃饭,稍微不注意,又开始讲话。萌萌处于课堂纪律发展阶段中的( )。

A.反抗行为阶段 B.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C.人际纪律行为阶段 D.自我约束行为阶段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课堂纪律的发展大致经过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行为阶段、自我约束行为阶段。

选项A,反抗行为阶段。4—5岁之前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在学校教育阶段,也有一些学生处于这一水平。表现为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

选项B,自我服务行为阶段。5—7岁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行为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

选项C,人际纪律阶段。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作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选项D,自我约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赞赏武断纪律。在课堂上,如果某些同学逼迫教师花很多时间处理纪律问题,会使他们感到厌烦。

题干中,强调只有刘老师站在后面督促萌萌,她才专心吃饭,稍微不注意,又开始讲话。是反抗行为阶段的体现。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5.【单选题】按照布鲁姆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目标由低到高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评价是认知领域的最高水平。故本题答案选择C项。

A选项,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B选项,运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D选项,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综上,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