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错题搜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1.(单选题)“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的品质。
选项A,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其相反品质是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选项B,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
选项C,意志的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
选项D,坚韧性又称坚持性,是意志的品质特征,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本题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体现意志的自觉性,不要拖沓,故本题选A。
2.(单选题)许多小学生认为“做完了功课就可以随便玩了”,这表明小学生意志( )发展不成熟。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力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的品质。
选项A,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选项B,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
选项C,意志的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
选项D,坚韧性又称坚持性,是意志的品质特征,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本题中,小孩人认为做功课是自己的目的,但其实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才是目的,说明意志的自觉性不太够,故本题选A。
3.(单选题)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为深层心理学,其原因是( )。
A.不承认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存在
B.十分强调意识行动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C.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D.否认心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精神分析理论在谈及心理结构时,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由于潜意识的内容与社.会道德准则相冲突,所以通常被压在无意识领域。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面对外部世界,由外在世界的种种内容构成,而前意识则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境界警戒工作,不允许无意识领域中的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被称为深层心理学。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4.(单选题)鲁迅评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知觉特性的理解。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题干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明不同人对红楼梦的理解不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C选项正确。
A选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将10枚硬币分两列放在一起,当每列的硬币间隔距离一样时,儿童会认为两列硬币的个数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一列硬币的间隔拉大,儿童会认为拉大间隔这一列的硬币数量更多。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这时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思考运算阶段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有:(1)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单向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4)没有守恒概念。题干的两列硬币数量是一样多的,但儿童会认为拉大间隔这一列的硬币数量更多,说明该儿童还没有具备守恒概念。所以,该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故本题答案为B。
选项A,在感知运动阶段个体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有:(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选项C,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有:(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选项D,思考运算阶段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综上所述,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B选。
6.(多选题)下列关于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再建构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可以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
D.儿童的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6.【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基本观点。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其内容包括:建构主义发展观和认知发展阶段论。
A选项,儿童认识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起源于连接主、客体的动作(活动),该说法正确。
B选项,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再建构才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认知结构的元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动作和运算。所谓认识就是主体以一系列的动作或运算去转换外物。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动作或运算彼此获得了一系列功能上的联系,然后通过相互协调,产生了具有概括性稳定性的可重复的组织,即格式。格式就是认知结构。该说法正确。
C选项,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应考虑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据此,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该项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
D选项,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而这又是由个体的逻辑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里的逻辑并不是逻辑学家所研究的形式逻辑,而是每一个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朴素的心理逻辑。逻辑决定论也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BD选项。
7.(判断题)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喻就是“跳起来能摘到桃子”。( )
7.【答案】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是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跳起来能摘到桃子”正体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故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