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练习题(18)

2022-09-26 16:23:3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练习题(18)”,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受到( )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

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

1.【答案】A。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2.使用原有记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属于( )。

A.问题表征 B.智力水平 C.功能固着 D.思维定势

2.【答案】D。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3.数学课上,宋老师在黑板上写道:“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计算长为2、宽为3、高为4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组织程度来看,宋老师所写问题的类型是( )。

A.结构良好的问题 B.结构不良的问题

C.复杂性问题 D.真实性问题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问题的分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1)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问题的线索。题干中数学题给出明确已知条件,属于结构良好的问题,故本题选择A。复杂性问题主要是研究复杂系统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探索出能够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复杂系统的一些普通性的规律。

4.由于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加工方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习惯性反应,使得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反应去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 )。

A.感觉统合 B.注意转移 C.记忆再现 D.思维定势

4.【答案】D。

5.数学李老师发现学生缺乏立体想象力,所以,立体几何学习非常困难,鉴于此,他自己动手做教具,通过立体直观的现场演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的环节是( )。

A.提出假设 B.理解问题 C.发现问题 D.创造想象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包含四个环节:(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摈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4)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故本题选择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有( )。

A.写命题作文

B.求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C.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香港,最短的路线应该怎么走

D.完成考试单选题

1.【答案】BCD。解析:结构良好的任务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任务。除命题作文外,其他三项都是结构良好任务。

2.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 )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个性 B.思想 C.情感 D.意志

2.【答案】BCD。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

A.鼓励学生质疑 B.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C.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D.让学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处理难题

3【答案】ABC。解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鼓励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这样那样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学该知识点的起点行为,即要对已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而不是重新学习。题目过难,不易为学生理解,就不能期待学生去解答;反之,过分容易,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有很好的作用。(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系统考虑问题的方式,系统分析的习惯。(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记忆中迅速提取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很快找出可利用的信息,明确问题情境与欲达到的目的,迅速做出判断。

(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引来别人的言语到自行思考,然后再要他们自己用言语表达出来。故本题选择ABC。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

A.发现问题 B.知识经验 C.思维定势 D.功能固着

4.【答案】BCD。

5.瓦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经历的阶段有( )。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豁朗阶段 D.验证阶段

5.【答案】ABCD。解析:瓦拉斯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2.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3.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4.验证阶段——成果证明、检验。

三、判断题

1.创造态度和创造成果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标志。( )

1.【答案】×。解析:创造态度与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标志。

2.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但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会有创造性的表现。( )

2.【答案】√。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会有创造性的表现。

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法。( )

3.【答案】√。解析: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

4.专家解决问题时比一般新手快,主要是因为专家在实践中比新手积累更多的原型,解决问题时更容易受到原型启发的作用。( )

4.【答案】×。解析: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专家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专家解决问题时比一般新手快,主要是因为专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在教学过程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而过渡到学生质疑和互动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5.【答案】√。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