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练习题(17)”,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选题
1.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说、边思考,使抽象概念逐步成为学生内部言语的过程,为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全面的情况,教师应向学生呈现( )。
A.规则 B.变式 C.正例 D.反例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概念教学的方式。
A选项,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B选项,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C选项,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正例能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
D选项,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反例能防止出现过度概括。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
A.《学记》 B.《论语》 C.《荀子》 D.《孟子》
2.【答案】A。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包括“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
3.我国颁布并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制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因此,B选项正确。
我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
A选项,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
C选项,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它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D选项,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对我国影响时间最长的学制。壬戌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思想的匹配。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他认为“泛智”就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和谐。
B选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现代教育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和,以及“新三中心”的教育思想。
C选项,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提出了“旧三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5.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促进者 B.反思者 C.管理者 D.研究者
5.【答案】A。解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也是学生学习乃至人生的引路人。题干所述体现的教师角色是促进者。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反思者主要指教师在对待自我上,要强调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C选项,管理者是指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同时还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对学生集体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D选项,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这要求教师具备的职业道德是( )。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爱国守法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内涵。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
B选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选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7.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发展,并适时对学生提出期望,学生因此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 )。
A.巴纳姆效应 B.晕轮效应 C.南风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最早对教师期望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教师的期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学生的成绩最终反映了这种期望。这种现象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干中郑老师对学生提出期望,该学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就是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巴纳姆效应也称为星座效应。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B选项,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C选项,南风效应也叫做“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8.“司马光砸缸”反映了司马光的( )。
A.抽象思维 B.比较思维 C.因果思维 D.逆向思维
8.【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思维的类型。逆向思维是相对于正向思维而言的,即从反面来考察和思考问题,从反面来观察和认识事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实质上是用逆向思维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B选项,比较思维方法是指对照各个思维对象,通过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来确定某对象事物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
C选项,因果思维法是根据事物因果联系的必然性来寻求创新突破的一种思维方法。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9.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与学生及同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能力是( )。
A.内省智能 B.人际智能 C.空间智能 D.自然观察智能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其中,人际智能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和与人交往能力。善于觉察他人的情绪,体会他人的感受,辨别不同的人际关系。题干中所描述的班主任要与学生及同事形成的良好互动关系,说明班主任需要具备人际智能。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内省智能是指认识自己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
C选项,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才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
D选项,自然观察智能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识和分类的能力。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关注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10.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学习进度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学习计划”由学生与教师协商决定。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学习进度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学习计划”由学生与教师协商决定,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阅读、参考、解答,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根据题干中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学习计划”由学生与教师协商决定,可知该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教学组织形式。
B选项,分组教学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D选项,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11.课外、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不同的活动或设计活动方式。这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 )。
A.实践性 B.多样性 C.灵活性 D.自主性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其中,自主性是指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外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题干所述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主性。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实践性是指活动方法的实践性。课外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活动”,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指导,主要不是采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讲授和课后作业批改的方法,而是采用启发、咨询、建议、讨论、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与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析、共同制订活动计划等方法,体现了活动方法的实践性。
B选项,多样性是指形式的多样性。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活动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集中也可分散,场地可在室外也可在室内,活动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C选项,灵活性是指内容的灵活性。课外活动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在保证活动内容和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范围可宽可窄,数量可多可少,水平可高可低,不拘一格,灵活生动。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2.【答案】D。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教学设计能力是以教师对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基础,对教学活动各要素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
B选项,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操作能力。
C选项,教学决策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13.捷克著名教育家(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裴斯泰洛齐
13.【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系统论述他的教育思想,包括“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直观性系统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