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的学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教师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列举出“企鹅、麻雀、鸵鸟”等实例。该教师运用了( )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
A.同位概念 B.变式 C.反例 D.以上三者兼有
1.【答案】B。解析: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使事物的本质特征保持不变。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企鹅、麻雀、鸵鸟都是鸟类的不同表现形式,是运用了变式来进行教学。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程序性知识?( )
A.历史人物 B.打篮球 C.化学反应方程式 D.语文句子规则
2.【答案】B。
3.变式是指( )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B.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D.本质特征变换、非本质特征不变
3.【答案】B。
4.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属于( )。
A.隐性知识 B.显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4.【答案】D。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5.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5.【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例证”概括水平低,“规则”概括水平高,又低水平到高水平构成上位关系,属于上位学习。
6.适当的过度学习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 )为最佳,其效应也最大。
A.110% B.130% C.150% D.200%
6.【答案】C。解析: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7.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与深层加工改造,认识某一类事物的实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认识活动指的是( )。
A.知识直观 B.知识概括 C.知识获得 D.知识保持
7.【答案】B。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8.【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程序性知识的选项是?( )
A.知道鲸是哺乳类动物 B.会游泳
C.解决问题时有明晰的思路 D.SQ3R阅读法
1.【答案】BCD。解析: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因此答案为BCD。
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推理学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答案】BCD。
3.中学生在各种学业考试过程中知识应用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审题 B.明确问题 C.重现有关知识 D.课题的类化
3.【答案】ACD。解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其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四个基本环节:审题、联想(重现有关知识)、解析和课题类化。课题的类化是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的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己有的知识系统中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