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练习题(1)”,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是( )。
A.倒像 B.感觉适应与对比 C.联觉 D.遗觉象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应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感觉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题干中强调同一感觉相互作用,因此本题选B。
2.新老师上台慌乱属于(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2.【答案】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目瞪口呆,手足失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一是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准确有力,及时摆脱险境。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第一种表现。
3.( )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A.洛克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康德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创立时期主要人物思想的相关知识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使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选项C,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物。主张“教育无目的论”,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选项D,康德,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于1776年在德国的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
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 )。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爱和归属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答案】D。解析: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某数学测验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水平,说明这个数学测验具有较好的( )。
A.区分度 B.难度 C.信度 D.效度
5.【答案】D。解析:区分度、难度、信度和效度都属于测验的质量指标。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题干中,数学试卷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水平,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效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是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故本题选D项。
6.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记忆力水平,主要属于( )。
A.创造力 B.一般能力 C.操作能力 D.特殊能力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能力的分类。记忆力是一般能力。故选B。
7.某学生上课时不停地和周围同学讲话,教师呵斥道:“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该教师的做法( )。
A.错误,应该让家长来教育 B.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C.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D.正确,应该树立优良学风
7.【答案】B。解析:题干中主要考查的学生的权利。学生作为公民的身份享有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教师用语言侮辱学生,未尊重学生人格,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该行为是错误的因此排除CD,为了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教师需要管理,维持课堂纪律,因此A选项错误。故此题答案选择B。
8.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
A.毕达格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在西方学术史上,“七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对当时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整理,形成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学科。这四门学科加上古希腊智者派提出的文法、修辞、辩证法,合称为“七艺”。故答案选C。
9.“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由( )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将朱熹对读书精辟的见解概括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最重要的读书法)。故答案选C。
10.在概念教学中,为防止学生概括不足,教师需要给学生呈现( )。
A.正例 B.反例 C.变式 D.规则
10.【答案】A。解析:在讨论概念的定义前非常有效地区分了正例和反例。正例给出了概念外延范围,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概括,为了便于青少年从例子中概括出共同的特征,还包括了许多的无关因素,但是这些无关因素能防止青少年出现概括不足的情况,把属于这个概念本身的成员排除在外。反例与概念本身非常相关,只是少了一个或者几个关键特征,这就防止出现过度概括的情况,把不属于概念本身的成员包含进来。反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辨别,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反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排除概念学习中无关特征干扰。故本题选择A。
二、判断题
1.教师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能力结构。在陈美荣主编,胡永萍主审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并不高,甚至还非常低。并且教师智力水平超过了某一个临界点以后,教学效果并不会随着教师智力水平的提高而更好。故本题说法错误。
2.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2.【答案】x。解析: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3.高创造性的人智商一定在中等以上。( )
3.【答案】√。解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故题目说法正确。
4.皮亚杰认为,所掌握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产生越广泛的迁移。(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论。题干说的应该是布鲁纳的理论,布鲁纳曾强调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认为学习者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故本题说法错误。
5.成年人有一定的阅历,懂得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按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儿童是正确的。( )
5.【答案】×。解析:对待儿童的学习不可操之过急,耐心启发引导,创造有利条件,诱发他们的兴趣,最后由他们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才是正确的培养儿童的方法。题干中成年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儿童,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能动性和阶段性,故此题说法错误。
三、案例分析题
1.“考98至100分的,反思的字数不限,低于98分的,反思要写一百字以上。”近日,某某小学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在网上“晒出”自己接到的学校语文老师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随即引起网友的热议。“98分也要写反思?再者一年级都还没有组织语言和写作的能力,这反思该怎么写?”家长和网友为此挠破脑袋。对此,校方表示确有此事,但反思并不一定意味着惩罚或者批评,是希望借这一方式,让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你是否赞成育红小学的“反思式”教学法?为什么?
(2)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参考答案】
(1)①我不赞成育红小学的“反思式”教学法。
②育红小学的“反思式”教学法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育红小学的“反思式”教学法是“高分崇拜”的教学思想,只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并且教师的“百字反思”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负面性的权威评价,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否定和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育红小学的做法阻碍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并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育红小学的做法说明其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把握不清。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学生学习成绩考到98分,说明已经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知识,应该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自由全面发展,比如多注重体能发展、美育发展、个性发展、兴趣发展、求异思维等。
(2)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教学情景,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在教学评价中,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③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指导要求要明确,并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