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东方古韵,剧种纷呈

2021-12-15 17:54:4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已经结束了,想必很多小伙伴又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直言“上午没素质,下午没能力”,疯狂吐槽“看似熟悉又很陌生”的试卷了!没关系的,毕竟“你不认识题目,题目也不认识你”,万一运气好就顺利拿证,运气不好就继续努力,下次考试再见。所以,本期小编将带领大家学习本次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部分的一个知识点——中国戏曲剧种,让我们一起领略美妙的东方古韵!

中国戏曲地方剧种众多,可以说是“一方土地,一方文化;一方戏曲,一方韵味”。

1.中国歌剧——越剧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亦称“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外国友人将其称为“中国歌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越剧的发展也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在题材上多以“才子佳人”为主,它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艺术表现上,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越剧可以说是“潮流和时尚的风向标”,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20世纪50至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越剧以其独特的魅力,称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8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未来有多远,希望越剧就能走多久……

2.北方瑰宝——评剧

评剧是中国有较大影响的汉族传统地方剧种之一,流传于中国北方,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评剧以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为基础逐步形成,俗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但最终以“评剧”之名闻名全国。

评剧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

善于表现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白玉霜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山里人家》、《疙瘩屯》、《黑头与四大名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现代剧目。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唐山师范学院为评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评剧参与其中。如此“接地气、有生活”的评剧,你爱了吗?

3.练习题

我国地方戏曲剧种多样,精彩纷呈,《刘巧儿》属于( )。

A.越剧 B.评剧 C.黄梅戏 D.豫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戏曲剧种。A项越剧的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碧玉簪》等;B项评剧的代表作有《刘巧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小二黑结婚》等,其中《刘巧儿》新凤霞经典之作;C项黄梅戏的代表作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D项豫剧的代表作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焦裕禄》等。故本题选择B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