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感受性变化的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多是理解性的题目,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要找准每一条规律的核心点。
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比如,大家准备睡觉时关上灯一下子觉得整个世界都黑暗了,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过了一会儿又看见了。
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明适应的过程一般比较短暂,在最初的半分钟内,视觉感受性迅速下降,而后速度减慢,在两三分钟里趋于稳定。比如,大家刚起床的时候拉开窗帘觉得一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之后就好了,这就是明适应。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比如,我们出去散步,隔着很远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香,但是走近了却闻不到了,这就是因为发生了嗅觉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
此外,还有听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等。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比如我们觉得黑人牙白,就是发生了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比如,先吃苹果后吃橘子,觉得橘子很酸就是发生了继时对比。
三、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同原有感觉相同的为正后像,与原有感觉相反则为负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四、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比如,盲人触觉很灵敏。
2.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比如,甜甜的话语。
二、考题演练
(单选题)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觉的类型。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题干中,用不同颜色区分相异的部分,就是利用了感觉对比的规律。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