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有冲突如何选择”,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动机冲突这部分是我们教招考试当中的必考点。需要大家在不改变题干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高效进行判断。这部分多以例子型的题目来考查。对几种动机冲突,需要大家准确区分识记。下面老师带大家梳理一下相关知识。
一、理论分析
动机冲突 | 目标1 | 目标2 | 如何选 | 例子 | 技巧 |
双趋冲突 |
√ | √ | 二选一 |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午休一小时,既想洗个澡,还想睡一觉。 |
既想又想 |
双避冲突 |
× | × |
二避一 | 1.前怕狼,后怕虎 2.进退维谷 3.前有追兵后有悬崖 |
既不想又不想 |
趋避冲突 | √ × | 选或不选 | 1.想喝粥怕烫 2.男人想结婚但不想负责任 |
既想又不想 | |
多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
√ × | √ × | 多选一 | 1.找对象。如某人有学历但长得丑;另一个人长的帅但脾气不好;选一个对象。 2.找工作。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待遇好,但压力大;小城市工作机会少待遇低,但压力小。选一个工作地点。 3.买车票。买飞机票,贵但是快;买火车票,慢但是便宜。选一个交通工具。 | 既想又不想 既想又不想 |
二、技巧详解
首先,大家在解题时一定要忠于题干,不要改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同学既想出国,又担心不能陪父母,是那种动机冲突?”很明显这是既想又不想,是趋避冲突。有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把题目改为学生既想出国,又想陪父母。如果按理解去改了题目,就变成双趋冲突了,答案就错误了。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首先要做到不改变题干。其次就是按老师交给大家的技巧,是既想又想,既不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还是很多选择都有既想又不想去进行判断。有了这两步,我们就能轻松做出题目了。
三、考题演练
1.【单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说的是鱼和熊掌都是想要的,想趋近的目标,是属于既想又想的两件事,属于双趋冲突。故此题选择B。
2.【单选】某同学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怕学习吃苦。这种动机冲突为(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多重趋避冲突 D.趋避冲突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题干中描述的是既想又怕,符合我们所说的技巧既想又不想,属于趋避冲突。故此题选择D。
3.【单选】为了丰富小明的假期生活,妈妈想让小明参加兴趣班,并提供了钢琴和武术两个选择,可小明既不想学钢琴也不想练武术。小明的这一表现属于( )。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题干中描述的是既不想又不想。两件事情,弹钢琴和练武术都不想做,属于双避冲突。故此题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