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现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不仅在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而且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一、析知识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什么意思呢,例如我们洗澡的时候开始觉得水很烫,但慢慢地我们就觉得不烫了,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感觉适应,称为皮肤觉适应,以及我们游泳时,跳入水中觉得水很冷,可过了一会儿也就适应了,这也是一种皮肤觉适应。在上述现象中,前一种是由于持续作用的热水,会使我们的感受性降低;后一种是由于持续作用的冷水,会使感受性增高。因此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1)视觉适应
除了皮肤觉适应外,考试中常考的是我们的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例如我们从户外走入电影院内,此时,我们开始看不见东西,慢慢的可以看到东西了,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一种持续的弱刺激作用于我们的视觉感受器,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坐在昏暗的电影院里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手机在哪里发出了光亮,这是一种使我们对光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相反,明适应是从暗的环境走入亮的环境,例如我们看完电影走出影院到了户外,开始觉得光亮刺眼睁不开眼睛,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明适应是一种持续的强刺激作用于我们的视觉感受器,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到了户外却难以发现他人玩手机时,手机发出的光亮了,这是一种使我们对光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2)嗅觉适应
常言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就是嗅觉适应。香喷喷的房间里呆久了,闻不到房间里的香味;在腥味十足的海鲜市场里呆久了也闻不到自己身上的腥味了,这都是由于发生了嗅觉适应。
2.感觉对比
如果说感觉适应是同一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的话,那么感觉对比就是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感觉对比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时对比,一种是继时对比。
(1)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例如同样两个灰色小方块,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上,一个放在黑色背景上,结果在白色背景上的小方块看起来比黑色背景上的小方块要暗得多。
(2)继时对比
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例如喝了中药后接着喝矿泉水,会觉得矿泉水有点儿甜味。
3.感觉后效
上述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都是刺激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性变化,而感觉后效是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例如一直盯着白炽灯看,大概30s后,关闭灯光或闭上眼睛,会觉得头脑中依然呈现着一团灯光的模样,这就是感觉后效。如果与原有刺激相同,都是白的灯光,这是发生了正后效,如果原有感觉相反,则为负后效。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的补偿作用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些感觉失效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例如盲人虽然看不见,但是往往听觉和触觉要比普通人灵敏。
(2)联觉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被称为联觉,是说一个刺激不仅会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会引起另一种感觉。例如,看到橙色会觉得温暖,看到红色觉得喜庆等;张惠妹有一首歌《听海》其中有两句歌词“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正是产生了联觉的最好描述。
二、辨易混
1.感觉适应VS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同一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2.感觉适应、感觉对比VS感觉后效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刺激物作用过程中发生。
感觉后效: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发生。
三、练习题
冬天时节,学校组织冬泳,同学们跳进水里,最初感觉很冷,过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嗅觉
D.感觉后效
【答案】B。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考查的是对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的理解。感觉适应是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中,同学们跳进水里,开始觉得冷,过了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这是一种皮肤觉适应,因此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选项A,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嗅觉是鼻腔粘膜对气味的感觉,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感觉后效是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也称为感觉后像。与题干不符,排除。
因此此题选择B。
以上便是对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的知识解析以及易混点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