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矛盾的同一性
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烧吗?”并思考问题:①他为什么不敢烧?②通过这个事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图中,甲、乙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他不敢烧”。
最后师生共同教师总结: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教师继续列举其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善就无所谓恶,没有学就无所谓教等。
对同一性的另一表现,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以下谚语和诗句,并让学生讨论交流其所反映的哲理?
A.乐极生悲、否极泰来;B.满招损,谦受益;C.失败乃成功之母 ;D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E.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学生分析可得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小结: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同一性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3.矛盾的斗争性
让学生自学矛盾斗争性的概念并举例。学生结合生活列举出: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与异化、植物吸水和蒸发、生产与消费、磁铁的两极等。教师点明这些都是斗争性的具体表现,哲学上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对二者关系,我会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先给学生展示资料: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并且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找小组代表来回答。
最后我会总结小组代表的观点,得出二者关系: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本环节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既符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对于矛盾普遍性这个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会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人际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一点矛盾也没有吗?”这一问题引出,并利用让学生课前准备的“植物、动物、人类社会”不同矛盾的事例,让学生得出并理解: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之后,我会让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矛盾,来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矛盾。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通过多媒体展示五幅名人漫画,说说他们都是谁。并让学生思考:从辩证法角度,你发现了什么?并举例说明其具体表现。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如动物、植物矛盾不同。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如同一片叶子的嫩叶期与老叶期。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2)至于矛盾特殊性,我会让学生通过一项探究活动来学习。探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成语,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总结启示并说说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
学生根据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漫画都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这些成语体现了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成语也体现了这一要求。最后,我会再次给学生强调: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重点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诗词、成语、漫画的形式去呈现,并且以学生为主去学习,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去展示,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容易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出示小案例: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问题:(1)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2)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
(3)为了猫和老鼠能更好地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学有所用,才能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
作业:搜集我国精准扶贫的具体事例和对策,试用所学矛盾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以此来提升学生搜集问题的能力,并且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理清本课思路。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所示: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公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