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多山的地形》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有关于2020年6月23日《印尼北苏拉威西省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新闻片段,为什么印尼发生地震的频率和次数会如此之多呢?和东南亚的地形又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作为一个游客,进入东南亚自北向南来寻找答案。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教师活动】呈现《东南亚地形》图和《中南半岛沿20°N剖面》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南半岛地形特征。
【学生活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山区地势高峻,水流湍急,水能丰富;南部地区地势渐低,水流趋缓。分布着一系列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是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富庶之地。
2.火山、地震频繁
【学生活动】出示《全球火山地震带》图,播放《印尼近10年来发生的火山、地震统计》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谈谈马来群岛的地形和中南半岛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交流分析。
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岛屿的总称。这里地形崎岖,平原较少。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马来群岛许多山地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教师活动】结合活动内容,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按照地理学习小组,进行为时5分钟的小组讨论,解决这三个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完成这三个任务。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湄南河、湄公河、红河。
河流和河口三角洲能够提供水源、肥沃的土壤和相对平坦的地形,所以东南亚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解决课前疑问:为什么印尼发生地震的频率和次数会如此之多呢?和东南亚的地形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印尼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印尼发生地震和海啸的新闻,思考会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主要有哪些?又注入哪些海洋?
【参考答案】
中南半岛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湄南河、湄公河、红河。
2.请谈谈本堂课你是如何使用地图法的?
【参考答案】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地图表现出来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非常重要。
中学地理课标中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所以我在讲解每个知识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学会答案,而是找出和每个知识相匹配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得出结论。比如在讲解中南半岛的地形时,学生需要结合地形图进行分析,所以我呈现《东南亚的地形》图来帮助学生,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能锻炼读图、析图能力。在讲解马来群岛的地形时,需要引导学生知道全球的火山地震带分布,所以先给学生展示《全球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在学生了解了之后更进一步把学生的目光转到马来群岛上,继而分析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一方面锻炼读图分析能力,一方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