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图像的编辑加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两幅图像作品,分别是用Photoshop制作加了滤镜特效的图像作品与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作品,然后提问哪一幅作品更加的美观。学生回答加了滤镜的图像更加精妙、美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出,有时候为了使图像更美观,需要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那么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呢?由此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获取原始图像
教师提出,要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首先要创建或获取原始图像,那么创建或获取原始图像的方法有哪些?【可以用绘图软件制作,可以网上下载,相机拍摄】教师点评同学回答正确,生活经验丰富。进而教师补充获取原始图像的方法还可以用扫描仪扫描,或者从屏幕上截取,以及从光盘的图像库中复制等。之后组织学生分别用“画图”软件绘制一张图像和在网上下载一张图像,并保存到名为“图像”的文件夹。
2.滤镜工具的使用
教师讲授,在获得原始图像以后,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例如可以调整图像的属性,对图像进行颜色和形状的选定、复制、剪切和粘贴等操作,对选定的图像进行旋转、改变大小等处理。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需要给图像添加滤镜。教师演示对原始图像“春天.jpg”添加“镜头光晕渲染”、“球面化扭曲”、“炭笔素描”滤镜的操作,提醒学生观察教师都是通过哪些操作实现的。【“镜头光晕渲染”是通过“滤镜”→“渲染”→“镜头光晕”实现;“球面化扭曲”是通过“滤镜”→“扭曲”→“球面化”实现;“炭笔素描”是通过“滤镜”→“滤镜库”,在“素描”选择炭笔后设置参数实现】教师评价同学观察非常仔细,记忆力强,回答得非常正确。随后,请学生自行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滤镜添加操作。
3.图像的裁剪
教师提出任务,向学生提供文件名为“Robot.jpg”的原始图像文件和一张效果图,让学生思考原始图像和效果图有什么区别,学生能说出大小不一样、亮度对比度不一样。接着,教师请学生以信息小组为一个单位,限时6分钟,利用Photoshop将原始图调整为效果图。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描述并演示操作过程。【打开图像文件,选择“裁剪”工具,通过拖曳选出裁剪区域,双击该区域完成裁剪;执行“图像”菜单上“调整”中的“曲线”命令,适当的调整图像曲线】教师点评小组代表操作熟练,讲解清晰,值得大家学习。组织学生继续完成图像裁剪和调整,并保存处理后的图像文件。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图像编辑加工的基本操作之后,请学生从网上下载一幅人物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和调整突出人物主题,添加素描滤镜并保存。之后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选优秀作品。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提问获取原始图像的方法、滤镜、裁剪等操作,学生回答。
作业:用相机拍摄图像,并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简述位图与矢量图。
【参考答案】
位图:也叫做点阵图,像素图,由像素构成,能较好表现色彩浓度与层次,一般用于照片或复杂图像,与矢量图相比文件大小较大,缩放会失真。
矢量图:由线条和色块组成,可展示清楚线条或文字,一般用于文字、商标等相对规则的图形,文件大小由图像的复杂程度决定,与图形的大小无关,缩放不会失真。
2.简述图像的颜色参数。
【参考答案】
图像颜色参数分别是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和特征,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种类变化。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