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以“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为表现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 )。
A.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B.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D.体现了教学理念中“关注人”的倾向
2.平时爱学习的小爱在某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对此班主任应采取恰当的做法是( )。
A.批评小爱粗心大意,做题马虎
B.建议小爱放弃努力,安于现状
C.鼓励小爱不要气馁,继续努力
D.安慰小爱顺其自然,随缘认命
3.曾有一位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就像一位导游,而游客是游览活动的“主角”,在游览中,如果导游一切包办代替,游客便会觉得索然无味,游无所获;如果导游对游客信马由缰、放任自流,游客则可能不得要领,甚至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才能使学生“游”起来事半功倍,这个比喻对于我们新课改下的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 )。
A.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教师要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C.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教师学会反思自身行为
科目二(4-10)
4.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错的题目暂不打“×”,做对后再打“√”。这种评价属于( )。
A.延迟评价
B.绝对评价
C.相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6.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对( )的改造和重造。
A.知觉
B.语调
C.表象
D.以上都不是
7.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 )。
A.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8.为了证明“卵生”是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教师举了麻雀和乌龟两个例子。麻雀的例子属于( )例,乌龟的例子属于( )例。
A.正、反
B.正、正
C.反、正
D.反、反
9.赵强通过学习,了解到周总理在学习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他也立志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赵强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0.奥苏贝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积极的。(辨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