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印象形成效应

2021-12-23 15:20:3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印象形成效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印象形成效应这部分内容,每年的考试类型比较固定,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备考。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总是当时理解,但出现考题时,题目的正确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这一部分进行一下梳理,帮助大家更好的去理解区分。

一、知识点

1.社会刻板印象

定义: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解释:将一群人的特点放在一个人的身上

举例: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东北人暴躁

2.晕轮效应

定义: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解释: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举例:情人眼里出西施

3.首因效应

定义: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解释: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

举例:面试时要穿着得体从而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4.近因效应

定义: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解释:对熟悉的人最近的印象

举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5.投射效应

定义: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

解释: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

举例:疑邻偷斧

二、辩一辩

某天你在上课时突然走进来一个高个子长相帅气的男生,你觉得他不错,这属于——首因效应;

当老师上课向他提问时,他回答出彩,你认为长得帅气的人哪里都好,这属于——晕轮效应;

你对他充满了好奇,向周围人打听,得知他是东北人,从而认为果然东北人都是人高马大的,这属于——社会刻板;

这时你看到有同学也在偷看他,你认为她也喜欢这个男生,这属于——投射效应;

最后你突然发现这个男生在抠鼻屎。从而认为他不讲卫生,这属于——近因效应。

三、做一做

【单项选择题】《尚书大传·大战》中写到:“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这体现印象形成中( )。

A.首因效应 B.社会刻板印象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的效应。印象形成效应主要包括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其中,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为光环效应。题干中,“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的意思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这体现了印象形成效应中的晕轮效应。D项正确。

A项: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